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5日 19:07 浏览次数:次
12月5日,适逢第七个“世界土壤日”来临之际,微信公众号“农业伦理”正式上线。土地滋养万物、孕育生命,“厚德载物”体现的便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土地伦理意涵的深刻认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土地问题制约着农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民生领域提出了挑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关注土壤、关怀大地是保障口粮安全、保证谷物自给、实现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农业伦理”公众号选在“世界土壤日”上线,正是契合了关注土壤健康,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伦理内涵。
“农业伦理”公众号是我国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农业伦理学领域科研和教学的新媒体平台。虽然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创办了《农业伦理学进展》年刊集中反映这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但是这一领域仍然缺乏一个新媒体平台,既限制了相关成果的交流传播,也不利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形成研究合力。有感于此,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农业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姜萍教授提出,要创建一个服务于农业伦理科研教学的微信公众号。这一设想甫一提出,得到了来自学会领导、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同行的响应和支持。其中,中国农业伦理学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任继周教授,不顾96岁的高龄为该公众号的创立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会会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王思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兰州大学林慧龙教授等多位在该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也为该公众号的内容主旨、板块设置、标识设计等提出了宝贵建议,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党政领导也给予了诸多关心支持,农业伦理学研究团队则承担了公众号注册、认证、首期内容编辑、版面设计等具体工作。
图1 任继周院士
图2《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封面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的序言中指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与农业伦理观的缺失不无关系。任院士希望通过农业伦理学研究和相关的伦理观宣传,引起社会对中国农业伦理的觉醒。在全社会正确伦理观建设的基础上,理顺农业与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道德关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满足后工业文明的要求,将“三农”问题消弭于无形。“农业伦理”微信公众号的上线,为传播农业伦理思想提供了新媒体平台,不仅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及时把握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而且有助于向社会公众传播农业伦理思想,培育农业伦理意识,增强农业伦理的社会关注度。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媒体平台的创立,将会推动中国农业伦理学教学、科研事业的更大发展以及农业伦理的大众教育和科学普及。
“农业伦理”微信公众号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农业伦理研究中心主办,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运营。该公众号以“关注农业伦理热点,传播农业伦理学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为宗旨,主要发布农业伦理的前沿成果、学术活动以及教学信息,力求成为支持农业伦理学理论创新、促进农业伦理学学术交流、服务农业伦理学学科教学的新媒体平台。
“农业伦理”公众号计划常设三大板块:学术动态、学术交流、教学资讯。其中,学术动态板块主要发表和转载农业伦理领域的前沿成果,学术交流板块主要发布与本领域相关的会议及活动信息,教学资讯板块主要介绍相关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及展示相关教学成果。此外,该公众号还将不定期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相关知识普及。
公众号的logo由南京林业大学郭辉老师团队孙佳琪和唐文洁同学设计。麦穗和叶片象征着农业,环状系统表达系统与系统间的循环关系,绿黄渐变的是大叶片,象征着人的双手,代表人。双手先是被麦穗的茎承托着,然后同时掌心相对保护着叶片的状态。整体设计的寓意是:人受恩惠于自然,又保护着自然。
中国农业伦理学界的各位同仁将以“农业伦理”公众号创立为契机,凝心聚力,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中国农业伦理学事业发展,为未来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供稿焦阳 审核姜萍